摘贝手工网 > 传统手工 > 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,又称“戏”,“灯影戏”、“土影戏”,有的地区叫"皮猴戏"、"纸影戏"等。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成的人物以表演故事的戏剧。剧目、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,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,并配以音乐。它是我国历史悠久,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,并远播海外,成为世界性的艺术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关于雕刻技法和过程,艺人们归纳为顺口溜说:"先刻头帽后刻脸,再刻眉眼尖,发须一身全,最后整装把身安,刻成以后再上色,整个制作就算完"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皮影,不仅具有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,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中国皮影艺术简介

“皮影”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(包括场面景物)制品的通用称谓。中国皮影艺术,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种,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,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;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,通常是民间艺人用,刀雕而成的皮制品,故称之为皮影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。它的演出装备轻便,唱腔丰富优美,表演精彩动人。千百年耒,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,所以流传甚广。不仅如此,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。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,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,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,对近代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。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,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。建国后,毛泽东、周恩来等国家人,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。然而,皮影戏艺术在遭遇“文革”劫难之后,濒危的处境至今未能扭转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至于皮影戏中人物、景物的与制作,却又是属于我国的民间美术范畴。它的艺术风格,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。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,采取了抽象与相结合的手法,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、艺术化、化、戏曲化的综合处理。其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,。或纯朴而粗犷,或细腻而。再加上雕功之流畅,之艳丽,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,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,爱不释手。制品(简称影人)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,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用双手耍玩娱乐,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,作为室内艺术。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,民族气味浓厚,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有收藏价值,所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、收藏家、艺术工作者和皮影爱好者都藏有中国皮影。在国际交往中,也常有国人以中国皮影为上等礼品赠与国际友人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中国皮影的起源、发展与现状

根据史料和近代民间皮影艺术流传的实际状况,可以推断和证实皮影艺术起源于两千年前的西汉,发祥于我国的陕西,而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,极盛于清代的河北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,中国皮影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。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,数代相传,能人倍出。无论从影人造型制作、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讲,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。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,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,蓄置精工影箱、私养影班为荣。在民间乡村,大大小小皮影戏班也彼彼皆是。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。无论逢年过节、喜庆丰收、祈福拜神、嫁娶宴客、添丁祝寿,都少不了搭台唱影。连本戏(连续剧)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。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,热闹非凡,其盛状可想而知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元代起,还随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,相继传入了波斯()、阿拉伯、土尔其、暹罗()、缅甸、马来群岛、以及英、法、德、意、俄等亚欧各国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然而,中国皮影艺术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,它曾历经过风雨劫难起落兴衰。清代后期,曾有些地方官府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,便禁演影戏,甚至捕办皮影艺人。皮影艺人还曾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的牵连,被以“玄灯匪”的罪名遭到查抄。日军入侵前后,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,民不聊生,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,一蹶不振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解放后,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、艺人,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扶持之下,又获新生。从1955年起,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,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,进行文化艺术交流,颇有成果。但到“文革”时,皮影艺术又遭“破四旧”的噩运。十年浩劫,使广藏于民间的皮影家底毁失殆尽,传艺断代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改革开放后,传统文化虽有复苏的政治环境,但在当代影视等新科技和流行文娱形式的冲击之下,皮影戏的濒危处境仍难扭转。目前的唯一出路,就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,大胆改革创新,要使皮影艺术适应新时代的要求,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,才能使皮影艺术走出低谷,重展风采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皮影造型艺术

1、皮影造型的艺术风格∶

皮影造型风格独特,故在美坛中独占一席。它为了适于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美学模式。对于人物的造型,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(1) 人物造型平面化∶

对于人物的,一般都采用侧身五分脸或七分脸的平面形象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(2) 人物造型艺术化∶

采取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进行设计,人物的装束与面容神韵生动形象、夸张幽默、诙谐浪漫。用线条法进行形象刻画。用色简练,平涂着色。在后背光照下,视觉效果剔透而艳丽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(3) 人物造型卡通化∶

皮影人物一般由头、上身、下身、两腿、两上臂、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,经人操纵能做机械性动态表演。比例通常是上身与双臂偏长,以利表演效果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(4) 人物造型戏曲化∶

皮影人物造型,是按戏曲生、旦、净、丑的模式进行设计的。各行当脸谱和行头的程式化造型,源于舞台戏剧而又超越于舞台戏剧。

皮影除了人物造型以外,还有龙凤禽兽、花树虫鱼、山石门景、亭台殿阁、军帐、陈设用具,车船马轿、城桥塔寺等等,其造型都与皮影人物相谐调,无不透着鲜明的皮影艺术特色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2、皮影戏人物的角色

由于我国幅员广大,所以皮影艺术在不同地区,发展成了许多风格各异的不同流派。就皮影人物的造型而言,地域性特征也十分鲜明。从大范围上讲,我国西北与东北部两大区域,都各自形成了成熟的独立、完整、系统的美学模式,二者都是中国皮影形象的代表。以陕西为代表的中国西北部地区传统皮影,人物造型的特点是精细秀丽。对生、旦采用阳刻空脸。身条纤瘦,莲指修长。其脸形为高额头、直鼻梁、点红小口,细眉细眼。面容轮廓线不涂色。人物的长须常是用真贴上去的。男角靴底是前脚平后脚翘,带有动感。而以河北为代表的中国东北部地区的传统皮影,人物造型是淳朴粗犷而不失典雅。人物身条浑厚,若伸若握抽象简洁。生、旦阳刻空脸的脸形为6字形通天鼻,红唇尖翘,环眉凤眼。面容轮廓线着黑色,于幕前观看十分清晰透亮。人物的长须长发也是皮刻而成,除甩发用黑线制作外,一般不用真发。男角两脚靴底都在同一水平线上,以便在表演时静动分明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其他地域的皮影造型也各不相同,有的古朴,也有的追求写真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皮影戏的传统节目多得不可胜数。戏中帝王官宦、后妃宫娥、兵卒将帅、武侠剑客、书生员外、夫人小姐、差役奴仆、民女村夫、妪翁童子、汉满番夷、仙神僧道、鬼魔精妖以及各种时装人物等等,无所不有。这些人物的造型,都要按生、旦、净、丑的戏剧行当设计,用程式化的脸谱来表现人物的刚柔美丑与善恶忠奸。例如∶对于文雅秀丽的生、旦角色,一般都用阳刻空脸脸型,以表现其纯真嫩白。对花脸、丑脸角色,则多采用阴刻实脸脸型,以利于勾勒面部各种形态和。有时也可以采用实空地结合的脸型,这样可以使面部造型在影窗上显出更大的色彩反差,从而得到更为突出的艺术效果。对于丑角,也有设计成七分脸的,这样可露出双眼,加大刻画面孔的余地,扩大脸部的表现范围。例如,设计独眼瞎丑角时,若用五分脸造型,根本就无法表现有一只眼瞎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对于骄悍和老年的角色,也是用阴刻实脸时多。但也可以用阳刻空脸型,不过要在空脸上增加几条能表现出年老或骄悍的面纹才行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对于、巾帽装,是按人物的行当身份来设计的,什么人要着什么装。皮影人物的服装身条,除少数特定人物是专用的以外,大多数是可以通用的。只要在身条上换一个相应身份的头楂,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物。目前刻制影人的艺人,多是依样复制,而真有设计才能者甚少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3、皮影人的制作∶

制作皮影人的民间方法如下∶

( 1 ) 制皮∶以新宰的或驴皮为最佳。先用清水浸泡数日,取出后将皮的两面反复刮制干净,再刮薄至透明。洗净后,于上绷紧阴干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( 2 ) 描样∶将制好的皮料切块,经湿布捂软后,用硬木推扳打磨光平,再用钢针描绘图样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( 3 ) 雕镂∶将描好图样的皮料垫在或蜡板上进行镂刻。镂刻的技法很多,西北部地区艺人善用推皮走刀的刻法,并用多种型刃刀具进行雕凿。而东北部地区一般不用型刃刀具。雕镂完毕后,擦洗干净,压平着色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( 4 ) 着色∶现今常用透明色料取代过去的传统色料,既方便,透光效果又好。着色时,主要使用红、黄、青、绿、黑五种纯色,一般互不调配,但可分深浅色区分层次,进行平涂,双面着色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( 5 ) 熨平∶皮影着色后阴干,熨压平整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(6)上油∶东北部地区的皮影在压平后,还要上一层桐油或清漆,以增强透明度和耐用性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(7)订缀∶在影人的两手、两下臂、两上臂、上身、下身和两腿十个部件的关节点处,用线订缀起来,再用一皮条包围在上身的脖领处作为安装影人头的插口。最后在脖领前订上一根作为支撑影人的主杆,在两手端处用线各拴一根铁丝为耍杆,插上影人头后,一件完整的皮影人即告完成。

皮影戏艺术

1、 皮影戏的演出∶

演皮影戏的设备非常轻便,所以戏班流动演出的优势很强。不论在剧场里还是在大厅、广场、以至普通室内,架起影窗布幕和就能开戏。一个戏班六、七个人和一箱影人就能演四、五十出戏。演出完毕,全部行头装箱就走,辗转十分便捷,所以皮影戏自古就是随军的一种娱乐形式,也是广泛流传、普及于民间的原因之一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演皮影戏的操耍技巧和唱功,是皮影戏班水平高低的关键。而操耍和演唱都是经师父心传口授和长期勤学苦练而成的。在演出时,艺人们都有操纵影人 、伴凑和道白配唱同时兼顾的本领。有的一人能同时操耍七、八个影人。武打场面是紧锣密鼓,影人枪来剑往、上下翻腾,热闹非常。而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、幽美动听。或激昂或缠绵,有喜有悲、声情并茂,动人心弦。

由于皮影戏中的车船马轿、奇兽都能上场,飞天入地、变形、喷烟吐火、劈山倒海都能表现,还能配以各种皮影特技操作和声光效果,所以演出大型神话剧的场面之绝,在百戏中非皮影戏莫属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皮影戏的演出,有历史演义戏、民间传说戏、武侠公案戏、故事戏、神话寓言戏、时装现代戏等等,无所不有。折子戏、单本戏和连本戏的剧目繁多,数不胜数。常见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、拾玉镯、西厢记、秦香莲、牛郎织女、杨家将、岳飞传、水浒传、 三国演义、、封神榜等等。从革命年代起到解放后,新发展出的时装戏、现代戏和寓言剧,常见的剧目有开荒、白毛女、刘胡兰、小二黑、小女婿、林海雪原、红灯记、龟与鹤、两朋友、东郭先生等等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2、皮影戏的流派与唱腔∶

由于皮影戏在我国流传地域广阔,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,其音乐唱腔的风格与韵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戏曲、曲艺、民歌小调、音乐体系的精华,从而形成了溢彩纷呈的众多流派。在秦、晋、豫一带的各路皮影流派中,有弦板腔、阿宫腔、碗碗腔、老腔、秦腔、南北道情、安康越调、商路道情、吹腔等十多种,曲牌甚多。演唱时,还常用和声接腔、帮腔和鼻哼余韵的唱法,拖腔婉转悠扬,非常动听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而河北、北京、东北、山东一带的各路皮影唱腔,虽同源于冀东滦州的乐亭影调,但各自的唱腔分别在京剧、落子、大鼓、梆子和民间歌调的滋润之下,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。流畅的平调、华丽的花调、凄哀的悲调不一而足。而其中唐滦地区的掐嗓唱法十分独特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其他如湖南、湖北、江浙、福建各地,皮影戏音乐及唱腔也都带有本地地方特色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在皮影戏的白幕上,虽然舞动的都是平面偶人之影,但其音乐与唱腔却能使人情绪起伏。喜可让人心舒气爽,悲能催人泪下,动人万分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中国皮影艺术对社会的贡献

中国皮影艺术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一支。皮影戏是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娱乐形式。千余年耒,她为中华大地生生不息的儿女增添了无数年节与丰收的喜悦,寄托了对平安福祉的祈盼和对未来无穷的向往。它是历代广大民众的精神食粮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过去在农村、厂矿、部队、机关、学校都常有业余皮影戏社团组织,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我国先民所发明的皮影戏,是利用幕影原理,将表演的影子与音乐伴凑和说唱配音联合运用最早的一种视影艺术。国际电影史理论界公认,皮影戏艺术是后来发明电影的先导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在当代的电影艺术中,皮影技术还为制作提供了一种新的便捷工艺手段,为美术片创出了新品种。从1958年第一部皮影美术片《》起,已有十来部吸取皮影表现技法的美术片问世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皮影戏自古也是随军的一种娱乐。在抗美援朝战争中,国内皮影艺人也曾奔赴前线阵地进行慰问演出。在抗日战争和土改时期,不少皮影艺人配合时局编演新戏,成为宣传革命的轻骑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中国皮影艺术之中,还蕴涵着许多历史信息。学者们可从中研究中国历史中的民俗民情、民间文学、民间美术、民间音乐以及衣食住行等多方面问题。

传统皮影艺术介绍及皮影戏作品欣赏

在今天,虽然人们已经远离了皮影,但是只要我们找到皮影艺术的精髓,她仍然会回到我们的身边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