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贝手工网 > 手工达人 > 景德镇,一只青花瓷碗的古法制作过程

景德镇,一只青花瓷碗的古法制作过程

景德镇,一只青花瓷碗的古法制作过程

按照古法全制作的,制作流程到底是什么样的呢?说起来,这真的是段复杂而的故事。

景德镇,一只青花瓷碗的古法制作过程

景德镇,一只青花瓷碗的古法制作过程

从一块块变成,这真的是件很的事情。一般说来,古法制作一个瓷器需要经 过七十二道工序。舂泥、拉坯、印坯、利坯、画胚、施釉、开窑……的老匠人一生只从事一项工作,拉坯的一辈子拉坯,烧窑的一辈子烧窑!每一步技法都是 需要多年经验的积累。是他们智慧和汗水的结晶

景德镇,一只青花瓷碗的古法制作过程

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,就有着这么一处以古法来制作瓷器的作坊。走进作坊,一排 排未经烧制的瓷坯宛如素颜的少女,静雅而纯净。作坊里集合了许多老匠人,经过他们的劳作,素颜就会穿上华丽的釉衣,绽放出惊人的。就让我们随着这 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,一探这瓷器制作背后的

景德镇,一只青花瓷碗的古法制作过程

景德镇,一只青花瓷碗的古法制作过程

王炎生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,9岁开始学徒,擅长圆器拉坯,今年77 岁。拉坯,是器物成型的雏形制作。做坯师傅用搅动轱辘车盘使其快速旋转,随着双手手形不断变换,车盘上的泥料也在不停地变化,一个碗一个飞快的就 出来了,像。今年陈师傅还和制陶PK,以圆形葫芦瓶完胜。他还特意做了个葫芦给我们看,然后掰开一节,中间全是空心的,真神奇。

景德镇,一只青花瓷碗的古法制作过程

景德镇,一只青花瓷碗的古法制作过程

汪会政老人,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。10岁开始学徒,擅长圆器印坯。今年75岁。拉坯出来后大小会有些不一。放在阴凉处等到半干时,将粗坯套在上以手按拍的整形,使坯体周正匀结,这样每个瓷器坯体规格就很标准了。这便是印坯工序。

景德镇,一只青花瓷碗的古法制作过程

景德镇,一只青花瓷碗的古法制作过程

陈圣发老人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。11岁开始学徒,擅长圆器利坯。今年已经83高寿了!你能看出来吗? 利坯就是将瓷器粗厚不平的多余部分去掉,让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如一。陈师傅手里的刀叫利坯刀,修一个碗要4把刀,每把刀有3个步骤,每个步骤要至少学3年,4X3X3=36年!这技术学起来半辈子 就去掉了。

景德镇,一只青花瓷碗的古法制作过程

景德镇,一只青花瓷碗的古法制作过程

这位傅忘记名字。。。这道工序叫挖坯,一般开始拉坯时会在底部留一点泥坝子方便拿着做活。但大家用碗都知道,底部是要掏成中空的,方便留落底款。这位师傅就是专门修削这部分泥坝子的。

景德镇,一只青花瓷碗的古法制作过程

景德镇,一只青花瓷碗的古法制作过程

汪申芳女士,省级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,18岁开始学徒,擅长画坯。今年51岁。用蘸着料在坯胎上作画,是青花瓷器工序中最美的一处。她的绝活是一手旋转碗,一制,中间没有任何停顿,出一个圆圈。

景德镇,一只青花瓷碗的古法制作过程

景德镇,一只青花瓷碗的古法制作过程

占香生老人,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。15岁开始学徒,擅长圆器刹合坯。今年74 岁。刹合坯就 是上釉。在坯件的外面上一层质釉,这样瓷器烧成后表面会很光润。老先生手之稳,一手一个碗放到质釉的液体里,碗的外面刚刚全涂上了一层, 但碗内一滴都没沾上,真的很厉害。

景德镇,一只青花瓷碗的古法制作过程

景德镇,一只青花瓷碗的古法制作过程

他们都很淡然自若的工作着,那些神奇的动作对他们来说就像喝杯水一般简单。这些沾满了泥浆 的手,都 是一双双点石成金的无价之宝。而当我们得知他们的真实年龄一般都在60-80岁时,真心羡慕嫉妒恨啊。怎么可能?看上去一点都不像!是不是做这种 手工活,都很平稳闲定,能让人健康长寿,永葆青春?

景德镇,一只青花瓷碗的古法制作过程

作坊里,看不到年轻人。我们感慨是不是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,没有年轻人愿意继承,面临失 传的危险。难道我们以后只能通过博物馆里的精美瓷器,来感慨老辈人的智慧和精湛技艺吗?还好,听讲解员说,要得到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名号,除了本 身要技高一等外,还得有一些徒弟传承手艺。其实,古窑民俗博览区把这些民间高手集中在一起,对文化的传承也是贡献相当大了。

景德镇,一只青花瓷碗的古法制作过程

景德镇,一只青花瓷碗的古法制作过程

经过纯手工制坯、手工,自然也要用古法柴窑烧制了。镇窑不是现代的复制品,而是乾隆时 期留下的真正古柴窑,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每年镇窑两次,一切流程都是按照古法全凭把桩窑工经验操作。燃料是马尾松木。经过窑烧后出来的成品,松 脂渗入瓷器的毛坯中,色泽淡雅,手感温润。是现代气窑所不能比拟的。

景德镇,一只青花瓷碗的古法制作过程

清雍正1728年,是清朝督陶官唐英来到景德镇上任的时间。唐英的到来,开创了景德镇御窑的鼎盛时期。今天,古窑民俗博览区重新点燃熄灭了14年的窑火,以“镇窑1728”为这些新的青花瓷命名。在我眼里,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碗,而是蕴含着千百年的历史传承,美得惊人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